2022汾酒全球经销商大会现场
汾酒党委书记、董事长袁清茂,总经理谭忠豹,公司领导李振寰、韩向宇、杨建峰、张春生、李俊、李成刚出席大会。公司助理级领导、相关部门负责人、汾酒经销商代表、媒体代表参加大会。
袁清茂指出,即将过去的2022年是极不平凡的一年,公司上下群策群力,众志成城,全方位推动高质量发展迈出了坚实步伐。这一年,全体汾酒人准确把握汾酒发展的历史方位和形势任务,坚定保持战略定力,主要指标继续保持快速健康增长、经营管理持续走深走实,保持了稳健增长的发展态势,向社会各界交上了一份合格的答卷。
袁清茂表示,要坚定信心,拥抱市场。他指出,汾酒集团将大力推动管理思维现代化、经营方式现代化、治理能力现代化,建设世界一流企业,走好汾酒特色企业现代化新征程。
一是打造现代化管理体系。汾酒将以战略为导向,以提高效率效益、规范运作和控制风险为原则,开展流程梳理、优化与再造,推动机制与流程相互匹配、集成高效,不断提升精细化管理水平。
二是打造现代化品质体系。汾酒将继续坚持“酿好酒、储老酒、售美酒”的长期主义品质路线,坚持守正创新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等理念,加强“汾酒第一车间”的建设,加速推进“汾酒2030技改项目”。实现汾酒“质”与“量”双齐升。
三是打造现代化营销体系。汾酒将重点完善“一体两翼、协同发展”营销管理体系,做到品牌传播资源协同、渠道终端动作协同、营销团队管理协同。同时,要进一步提升品牌影响力,进一步优化调整市场结构,进一步加强数智化营销,进一步优化体验方式,进一步加强客户服务体系建设,持续跟进帮助客户解决经营难题。
四是打造现代化文化体系。一方面,汾酒要在推进企业现代化建设的进程中,加快实现对汾酒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;另一方面,要继续加大汾酒文化挖掘和弘扬力度,坚持“中国酒魂、活态为魂”的文化发展定位;要紧扣“全国化、国际化”方向,着力加强对外交流合作,全方位、多角度、深层次传播汾酒文化;要以5A级景区创建为契机,以更高标准做大做强汾酒文旅品牌,实现更高层次的产业协同。
五是打造现代化创新体系。汾酒将以科技创新为着力点,坚持创新驱动,加快推广应用先进适用技术,提升竞争力,加强平台建设,加强协同创新,深化用户思维,加大基础研究,全面塑造汾酒发展新优势。
六是打造现代化人才体系。人才始终是汾酒发展的第一资源。汾酒将坚持党对人才工作的全面领导,强化党建引领与人才赋能相结合。同时持续建强人才队伍,增强人才创新活力,创新人才激励机制,强化人才服务保障。
袁清茂强调,要同心同德,携手共进,再创汾酒新业绩新辉煌。他指出,汾酒复兴是所有汾酒人和经销商的共同事业。市场营销是提升品牌价值的有力保障,是提高产品销售、保护公司与经销商利益的关键。
谭忠豹为大会致辞。他从“登高望远、气象万千;脚踏实地、排除万难;乘风破浪、远征万里。”三个方面回顾总结了过去一年的工作,并表示:2022年,汾酒集团推进一系列变革性实践,实现一系列突破性进展,取得一系列标志性成果。企业改革不断深化,市场拓展成果丰硕,内部管理持续优化,发展质量显著提升。在未来,依托全面深化的改革优势,清香龙头的品类优势,三大品牌的产品线优势,全国布局、全球拓展的市场优势,汾酒将牢牢掌握战略主动,奋力实现“又好又快地扎根中国酒业第一方阵”战略复兴总目标。
谭忠豹表示,唯有信心满满才能干劲十足,唯有奋勇争先才能捷报频传。2023年,汾酒将把新发展理念,完整、准确、全面地贯彻运用到企业经营管理各个方面。坚持创新发展,引领效能之变。以全面预算管理为抓手,全面质量管理为牵引,数智化建设为支撑,提升协同效率,增强联动效能。坚持协调发展,激发结构之变。充分发挥汾酒品牌领头雁的作用,加快杏花村品牌的规模型发展,持续优化竹叶青品牌的营销体系。坚持绿色发展,撬动品质之变。把供应链做强、把产业链做优、推行极致酿造、推进匠心工程,推动汾酒品牌、品质再上新台阶。
汾酒纪委书记、监察专员韩向宇现场宣读了《关于对2022年度优秀经销商、专卖店等进行表彰的决定》。在颁奖环节,袁清茂为获得“中国酒魂奖”的企业代表颁奖。主会场与各分会场分别为获得最佳体验奖、金牌运营奖、品牌传播奖等奖项的经销商代表颁奖。
汾酒股份公司副总经理李俊作汾酒营销报告。报告回顾总结了过去一年汾酒营销改革实践所取得的成果,并对2023年汾酒营销工作作了具体安排。李俊表示,下一步将全面围绕“13348”汾酒营销改革纲领,即“围绕一个中心、紧扣三大任务、推进三大行动、完善四个体系、做到八大坚持”,积极应对,奋勇前进,全方位推动汾酒营销实现更高质量发展。
搜索
复制
宁东基地:再造一个宁夏经济总量****** 【新春走基层】 元旦,坐标西北。 日长一线,蓝天高远,空气中透着一丝清冷。而在宁夏宁东能源化工基地(以下简称宁东基地),企业车间处处是热火朝天的景象,全力冲刺首季“开门红”。 且不说人勤春来早。自治区赋予宁东“再造一个宁夏经济总量”的宏伟目标,它丝毫不敢怠慢。就在不久前,这里获评2022年全国化工园区高质量发展综合评价第五名,连续5年入围十强。 做好今年经济发展工作,宁东基地党工委副书记、管委会主任陶少华认为必须“三坚持”,即项目是生命线,好企业是本钱,企业家是财富。 以项目为抓手 豪气 往宁东基地最高处望去,那是宁夏派可威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分离间甲酚和对甲酚的装置。 “二者沸点差很小,常规方法不可能将它们分开,我们在国内首创用尿素法进行分离,能耗低,环境污染小,产品转化率高。”该公司总经理王进世告诉记者。 间甲酚全球需求量是6万吨,我国需求量为1.9万—2万吨,这套装置设计产能1万吨,宁夏派可威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能产出5500吨。 占地面积1600平方米、高度63.5米的整套装置正在进行保温收尾、单体打压等工序,上料投产指日可待。 以项目为抓手,鼓励企业把小规模装置转化成大生产示范,这是宁东基地开发建设20周年的传统。 刚刚过去的2022年,宁东基地经济运行稳中向好,预计全年地区生产总值达到620亿元,工业总产值接近2000亿元,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5%以上,工业增加值占自治区的30%,财政总收入达到155亿元。 “要保持发展定力,把经济发展工作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和产业项目上。”在2023年经济发展重大项目推进会上,陶少华郑重强调。 靠技术来发展 硬气 拿起遥控器,只见眼前的玻璃一会儿呈磨砂状,一会儿呈透明状,明暗变化即在瞬间。 宁夏中星显示材料有限公司的这款智能调光玻璃,通电透明,断电雾化,可用于室内空间隔断、博物馆橱窗、银行等处。 “其实就是把液晶膜安装在两层玻璃之间,高温高压加工成夹层玻璃。”该公司技术负责人陈少华说。 铆力关键核心技术,企业实现了智能调光玻璃用液晶材料产品的产业化生产,2021年销售额1.6亿元,2022年至少翻一番。 靠技术取得长足发展,宁夏中星显示材料有限公司是宁东基地的缩影。 “我们始终充分发挥企业创新主体作用,着力打赢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。”宁东基地科技和信息化局局长易静华表示。 该局全年新立项实施本级科技创新项目34项,争取自治区重点研发计划项目16项,在煤化工、精细化工、新材料、清洁能源等领域攻克一批技术瓶颈。 去年,宁东基地全年登记自治区科技成果36项,较上年翻了两番;完成技术合同成交额2.5亿元,同比增长20%,成绩喜人。 用科技作支撑 提气 走在宁东基地,铁塔林立,管道纵横,厂房俨然,机器轰鸣声不绝于耳。 国能宁煤集团合作开发的高性能甲醇制丙烯工业催化剂替代进口;宝丰能源集团建成全球最大的太阳能电解制氢储能及应用示范项目;宁东瑞华新材料公司研制的特种抗冻防水涂料达到国际水准…… 一批新动能的催生,离不开科技持续加码。 易静华给记者摆出几组数字。2022年,宁东基地全年本级财政科技创新支出9433万元,是上年的6.5倍;争取自治区项目经费4100万元,撬动企业研发投入预计突破14亿元,较上年增长25%;预计全社会R&D投入强度达到2.27%,较自治区平均水平高0.69个百分点。 宁东基地蓬勃发展,是宁夏切实把科技创新摆在经济社会发展核心位置的写照。 连日来,自治区党委宣传部举办系列新闻发布会,对党委经济工作会议精神进行解读。 1月4日,宁夏科技厅厅长徐龙在会上表示,自治区第十三次党代会把创新驱动战略作为“五大战略”之首,为优化创新环境、激发全社会创新动力提供了更为坚实的保障。 “科技系统将扎实推进科技创新‘四大工程’,全力抓好‘双百科技支撑行动’,努力为全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更有力的科技支撑。”徐龙说。(本报记者 王迎霞) (文图:赵筱尘 巫邓炎) [责编:天天中] 阅读剩余全文() ![]() 彩虹多多官网地图 |